打开时间的信封,我们一起来读老杂志,时间回到了1988年第4期,这一期里面的内容比较杂,但是经过2年多的积累,汽车之友杂志已经逐渐增加了新技术与科普内容的比例,所以这一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刊登了很多当时国内外汽车的新技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技术到现在还没有落后。
电磁离合器:文章介绍了当时日本斯巴鲁公司推出的一款面向小型车的电磁离合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超小型经济轿车盛行,被称为所谓的“1升车”,需要匹配一种更加轻量化,高效率的自动变速器。
与欧洲小型车上的液压多片湿式离合器不同,日本企业更倾向于用电磁离合器控制变速器传递的动力,电磁离合器的自动变速器最大的优势就是重量轻,只有6.9公斤,它所能传递的扭力只有103Nm,但是对于1升车来说绰绰有余,更有意思的是,电磁离合器可以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可以让车辆产生有节奏的蠕动,有利于在非铺装路面的脱困,有些类似于现在越野车上的蠕行模式。
随动大灯:在读者互动栏目中,有一位驾驶员向编辑提出了一个问题,经常驾驶汽车在夜间跑盘山路,由于没有路灯,在转弯的时候就会产生视觉盲区,增加安全隐患,要是车辆前大灯在转向时可以随着方向盘转弯就能看清弯道的路面了。
当时的编辑回复说,目前只有一些吉普车上安装了手动车灯转向装置,同时希望厂家的设计人员对这个诉求给予充分考虑。
其实随动转向大灯早在1931年就已经被发明出来,在凯迪拉克的一款4门轿车上首先使用,如今随着电子转向技术的成熟,电子随动转向大灯变得非常普及,而且随着激光大灯技术的成熟,分区域照明也成为新车的技术亮点,由此可见,车灯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陶瓷技术:传统的汽车零部件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虽然刚度和韧性都不错,但是由于自身特点,像发动机这样的零部件就需要专门的冷却系统维持,但是陶瓷具有重量轻,硬度高,隔热性好的特点,可以极大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所以早在30年前,日本和美国的工程师们就已经探索陶瓷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从1952年开始美国通用汽车开始着手研制陶瓷发动机,80年代中国上海也正在实施一项火炬计划,探索陶瓷发动机的研制。
不过三十年过去了,发动机的主要材料依旧是金属,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陶瓷的润滑和强度还无法达到优质钢的水平,不过陶瓷并不是一无是处,工程师们在其他领域找到了陶瓷的用武之地。
比如活塞环,传感器,陶瓷轴承,陶瓷电容,陶瓷刹车盘片,甚至车身涂层有些也会采用陶瓷涂层作为保护。
可见30多年前的杂志对于汽车技术的预测,展望,甚至判断还都是有一定建设性的,而人类技术的进步就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困惑,通过将想象变成现实来实现的。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